葛炳灶透露,今飛已完成了鎂合金材料的產業化落地規劃。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2025年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序幕。作為多次建言的全國人大代表,本次參會,今飛控股集團董事長葛炳灶圍繞提振汽摩消費、推動鎂合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及破解光伏行業困境等各方關心的熱點領域,帶來了10餘份建議。
今飛控股集團始建於1959年,公司總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是中國製造500強企業,現已形成以鋁車輪和汽車鋁合金相關結構件雙輪驅動,輕合金材料與智能裝備多元支撐的產業格局,旗下子公司於201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3月4日,已赴北京參會的葛炳灶通過互聯網接受了銀柿財經的采訪。
摩托車與汽車改裝消費亟待鬆綁
“放寬禁限摩管理”與“放開汽車改裝消費”等議題,是葛炳灶長期關注並持續呼籲的焦點,其也多次在全國兩會等場合建言獻策,強調通過政策鬆綁激活消費潛力。
葛炳灶告訴銀柿財經,摩托車行業涉及全國數千家企業、數百萬從業人員,是經濟提振的重要抓手。據其測算,如能取消不合理、一刀切式的禁限摩措施,適當放寬摩托車城市交通限製,預計將帶來至少200萬輛城市摩托車市場增量,及至少500億元直接消費和約500億元其他相關消費。
加快汽車改裝市場的壯大,同樣受到葛炳灶長期關注。葛炳灶指出,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中國的汽車改裝行業發展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我國一方麵錯失了巨大的國內汽車後市場機會,另一方麵,也使得相關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高端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以輪轂改裝為例,盡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轂生產和出口國,但在高端產品市場上所占份額卻很少。”葛炳灶表示。事實上,AM市場(售後服務市場)現已是今飛凱達鋁合金車輪的兩大銷售渠道之一,不過,由於國內政策層麵的嚴格控製,相關產品主要麵向北美、歐洲、日本等銷售。
葛炳灶長期呼籲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近年來,已有部分城市逐步放開摩托車限製,汽車外觀改裝備案製度亦有所鬆動。不過,葛炳灶也坦言,改革進程仍麵臨多重挑戰:部分城市擔憂解禁後騎行安全風險及道路設計不足,社會對摩托車的“不環保”“不安全”偏見尚未完全消除;汽車改裝行業則因缺乏統一標準、法規滯後及售後維權機製不完善,製約了消費潛力釋放。
“在未來經濟的發展前景下,我想經過大家的努力,政策對摩托車和汽車改裝的限製有望進一步放開。”葛炳灶說道。
鎂合金產業前景廣闊,高質量發展尚需政策助力
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趨勢下,鎂合金被視為關鍵材料,葛炳灶也注意到了這一被譽為“21世紀綠色金屬”的材料。
葛炳灶表示,我國鎂資源儲量豐富,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加之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的迫切需求,鎂合金應用意願在顯著提升。據其提供的數據,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鎂儲備國、生產國和出口國,2024年原鎂產量占全球85%以上。
然而,葛炳灶也指出,鎂合金想要進一步市場化,其技術工藝仍有改進空間,尤其是鎂金屬的高活性,導致製造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問題。同時,盡管鎂合金材料的耐腐蝕性能近年來有所改善,但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高性能零部件的需求,鎂合金的強度和韌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對此,葛炳灶提出了多條建議,包括“強化產業引導,在國家層麵完善產業規劃和政策集成體係”“由國家加大對鎂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快鎂產業標準化建設”等。
作為輕合金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今飛方麵亦正以實際行動推動鎂合金材料產業的發展。葛炳灶告訴銀柿財經:“今飛一直致力於鋁合金的研發與使用,也在這方麵取得了一定的優勢。鎂鋁實際上是同性金屬,所以我們這兩年,正逐步將鋁合金方麵的研究成果延伸到鎂合金上去,未來,計劃要讓鎂合金材料發揮其主要優勢,在汽車領域取得更多應用。”
“戰略布局上,今飛計劃和研究院、高校共同合作,研發出具有競爭優勢的新產品,同時推進鎂合金材料產業化真正落地,為汽車工業發展進步做出貢獻。這方麵,我們已經做好規劃,目前正在實施當中。”葛炳灶透露。